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有关嫌疑人最长羁押时间的相关规定
释义
    一、我们通常所说的拘留期限是指正式逮捕前被予以拘留的时间。依照我国相关法律,拘留期限应该根据批准逮捕时间和审查逮捕时间来进行计算。公安机关认定该犯罪嫌疑人应该予以逮捕,则应当在其受到拘留后的3日之内,申请相关部门审查批准。在某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下如其在交通不大方便的一些地区导致无法及时提请的这样一些情况,则可以延长其申请逮捕批准的时间大约为1至4日。
    另外,对于一些重大犯罪分子,可以延长三十日。对于案情存在模糊的这样一些案件,不能及时认定归案,此时也可以延长30日。认定不具备逮捕条件的嫌疑人也应当及时释放。对于依旧具有嫌疑点的犯罪嫌疑人,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
    二、对于犯罪最长羁押时间的问题,相关法律顾问表示这是不确定的,被拘留的时间最长可以达到37天,嫌疑人在被逮捕后的羁押期限达7个月,这期间仍然是处于被羁押的状态,在起诉阶段的1.5个月仍是继续羁押,法院在进行审判的过程中仍需羁押到下判的3个月,以及在上诉的这一阶段中羁押时间可能还要长达4到6个月,最后在等待下达判决的这一期间仍是要处于羁押状态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犯罪嫌疑人被拘留的这样一段时间是不属于侦查羁押时间,另外,根据我国这方面相关规定,侦查羁押时间也是不允许超过两个月的。
    三、另外,有时羁押时间是需要重新计算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犯罪嫌疑人被发现还具有其他罪行的。
    2、犯罪嫌疑人身份暂时查明不实的。
    3、犯罪嫌疑人在做精神病鉴定所需的时间。
    以上这些都是需要重新计算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4: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