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嫌疑人被立案后再犯新罪追诉时效应怎么算? |
释义 | 嫌疑人被立案后再犯新罪追诉时效应怎么算? 以前犯的是什么罪行,现在也是因这个罪行被立案的,就属于犯罪连续状态,就要前后罪一起合并处以刑罚。 新发现的、已经过了追诉期的罪名,与新立案的罪名不一致的,不再追究。例如,盗窃罪应判刑五年而过了十年,现在是因故意伤害罪被立案,不再追究盗窃罪刑事责任。 2018新刑法追诉时效的期限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追诉。 新刑法对追诉时效期限的规定: 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条【追诉期限的延长】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第八十九条【追诉期限的计算与中断】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什么是刑事追诉时效? 追诉时效期限是指对犯罪进行追诉的有效期限。 追诉时效的延长: 指在追诉时效期限内,因发生法定事由,致使对犯罪分子的追诉不受追诉期限限制的制度。 1.在检/公/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审判的: (1)前提条件: A.侦查机关已经立案侦查; B.法院已经受理案件。 (2)关键条件: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有逃避侦查、审判行为。 2.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公检法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 (1)前提条件: A.被害人提出了控告; B.被害人提出控告须在追诉期限内。 (2)实质条件:公检法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 3.最高检察院核准延长追诉实现: A.前提条件:法定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经过20年以后认为应当追诉; B.程序条件:报请最高检察院核准。 综合上面所说的,追诉的时效也是要根据法律的依据来认定的,而且在立案伯过程中又发现新案情的话,那么追诉的时效也会因案件的不同,来进行合理的处罚,对于那种拒死不认罪的人还可以加长追诉时效,所以,追诉的时效期是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定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