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污染环境罪的表现是如何的
释义
    一、污染环境罪的表现是如何的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和大气排放危险废物,造成环境污染,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
    1、实施本罪必须违反国家规定。
    是指违反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以及国务院制定的相关行政法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或命令。这些法律、法规主要包括《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以及《放射防护条例》、《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等一系列专门法规。
    2、实施排放、倾倒和处置行为
    其中排放是指把各种危险废物排入土地、水体、大气的行为,包括泵出、溢出、泄出、喷出、倒出等,倾倒是指通过船舶、航空器、平台或者其他载运工具,向土地、水体、大气倾卸危险废物的行为;处置是指以焚烧、填埋或其他改变危险废物属性的方式处理危险废物或者将其置于特定场所或者设施并不再取回的行为。
    3、必须造成了环境污染,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
    本罪属结果犯,行为人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对其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加以认定,如该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则以本罪论。否则不能以犯罪论处。至于“严重后果”的标准是什么,有待进一步作出解释。可参照国家环境保护局1987年9月10日发布的《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规定以及国务院1989年3月29日公布的《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
    二、环境污染的举证责任
    作为环境污染受害人一方,在诉讼中只需提供如下证据材料即完成举证责任,
    1、污染者排放了污染物;
    2、被侵权人的损害;
    3、污染者排放的污染物或者其次生污染物与损害之间具有关联性。
    而污染者要免除或减轻赔偿责任,则要证明如下事实:
    1、排放的污染物没有造成该损害可能的;
    2、排放的可造成该损害的污染物未到达该损害发生地的;
    3、该损害于排放污染物之前已发生的;
    4、其他可以认定污染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情形。
    三、环境污染免责事由有哪些
    1、不可抗力
    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不可抗力仅包括不可抗力中的自然原因;
    (2)对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及时采取了合理措施仍不免损害。
    2、第三人过错造成损害后果
    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当事人采取了合理措施仍不能避免损害;
    (2)加害人要对第三人过错举证;
    (3)这种免责条件适用于一般的环境污染损害。
    3、其他免责条件
    (1)战争行为引起海洋环境污染,为免责条件;
    (2)负责灯塔或者其他助航设备的主管部门在执行职责时的疏忽或者其他过失行为造成海洋、水污染损害的,为免责条件;
    (3)损害是由于受害人的自身责任引起的,在水污染的场合,为免责条件。
    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法律咨询网进行法律咨询。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8:3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