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不签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都有哪些规定?
释义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在单位或公司上班就应该签订劳动合同,一是为了保证自身的合法权益,二是为了证明双方的劳动关系。进而在劳动者身体或经济受到损失时可以要求劳动单位进行赔偿。下面小编就不签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都有哪些规定这类问题为大家详细解答。
    1、员工不愿签劳动合同而主动辞职,也可以拿到经济补偿金
    根据法律规定,雇佣双方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双方不可以约定排除法律强制性规定。虽然是因为员工不愿签署,而导致双方没有书面劳动合同,但只要是用人单位辞退员工,员工仍然可以受到劳动法的保护,享受诸如经济补偿金、社会福利保险等权利。即便如此,员工在不同意劳动合同上的条款时,应积极协商,使劳动权利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2、用人单位未签劳动合同,有可能获得经济补偿金
    (1)因为用人单位过错,没有订立书面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仍未订立的,则需每月支付劳动者两倍工资;超过一年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经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因此双方超过期限没签订劳动合同,并不影响劳动关系的存续。劳动者在离职时仍可以获得经济补偿金,但小编不建议员工在这种情况下主动辞职,因为未签订合同与是否能获得经济补偿金是两码事。如果主动提出离职,除非有其他原因,员工将不会得到任何的紧急补偿金。
    3、经济赔偿金的计算方式
    经济赔偿金以劳动者在单位工作年限和工资来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则支付半个月工资。
    (1)经济赔偿金一般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为计算标准。
    (2)工资高于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支付年限最多不超过十二年。
    不签订劳动合同达到一定期限,我国的法律就视为用人单位违法用工,对劳动者的相关保护和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及时的保护。劳动者在这时就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进行不签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补偿,具体的补偿金额还要结合以上内容进行索赔。大家在遇到这类事件时一定要积极收集证据。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8: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