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公众人物隐私权如何保护 |
释义 |
一、未成年公众人物隐私权如何保护 对未成年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保护问题应该进行区分限定,不能因为其未成年而不允许媒体、社会公众对其隐私进行任何的披露和公布,但是在报道的过程中应当坚持适度性原则。 我国刑法对此有相关规定,从刑法上承担刑责的角度分成了14岁以下、14岁至16岁之间、16岁以上三种。民法上和刑法上对于年龄的规定是有区别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一般比完全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长2岁,其区别的原因和背景在于通过此项规定对触犯刑事法律的公民给予更严格的限制,以对社会和广大民众予以更大程度的保护,免受犯罪行为之侵害。对于年龄的规定应该属于法律政策调整的范围,而法律政策应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在未成年人危害社会、触犯刑法愈来愈多的情况下,似乎不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应该逐步降低。 ![]() 二、隐私权有哪些权能 1、隐私隐瞒权,公民对自己的隐私有权隐瞒,使其不为人所知; 2、隐私利用权,权利人可以自己利用自己的隐私,满足自己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需要; 3、隐私支配权,支配自己的隐私,准许或者不允许他人知悉或者利用自己的隐私; 4、是隐私维护权,当自己的隐私被泄漏或者被侵害的时候,有权寻求司法保护。 三、未成年公众人物隐私纠纷答疑 网友提问: 未成年的公众人物遇到了隐私权纠纷问题,该怎样去处理呢? 律师回答: 未成年公众人物隐私权纠纷属于民事纠纷,民事纠纷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协商解决。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 2,调解解决。在有关组织(如人民调解委员会)或中间人的主持下,在平等、自愿、合法的基础上分清是非、明确责任,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促使双方当事人自主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 3,仲裁解决。纠纷当事人根据纠纷前或者后达成的仲裁协议或合同中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请,由仲裁机构依法审理,作出裁决,并通过当事人对裁决的自觉履行或由一方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使纠纷得以解决。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大家解答的关于未成年公众人物隐私权如何保护问题的相关法律知识内容了,综上所述呢,我们可以了解到对未成年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保护问题应该进行区分限定,不能因为其未成年而不允许媒体、社会公众对其隐私进行任何的披露和公布,但是在报道的过程中应当坚持适度性原则。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法律网律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