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不承认劳动关系怎么办 |
释义 | 一、不承认劳动关系怎么办 当面临公司不承认劳动关系的情况时,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劳动者应确保在入职时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1)劳动合同是确立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文件,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2)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应尽快与公司协商补签。 2.劳动者应尽可能保留能够证明提供劳动的材料原件。这些材料可能包括公司盖章的业务授权委托书、代签的业务合同、工资证明、暂住证以及单位评定员工等级的证明等。 3.如果劳动者无法获取相关证据,可以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 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或部门调取相关文件,如社会保险缴费证明、代发工资协议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有力证据。 4.劳动者还可以请在职期间的同事提供证人证言。但需要注意的是,证人应满足一定条件,如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与案件无利害关系等。 5.证人开庭时必须出庭作证,单纯的书面证言一般不被法院采信。 总之,劳动者在面对不承认劳动关系的情况时,应积极采取措施收集证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劳动仲裁程序介绍 劳动仲裁程序是处理劳动争议的一种重要方式。当劳动者与公司之间发生争议时,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程序来解决。劳动仲裁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案件受理。劳动者需要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诉书,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诉书之日起七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 如果决定受理,仲裁委员会会在七日内向双方当事人发出书面通知,并要求被诉人提交答辩书和证据。 2.组成仲裁庭。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会自立案之日起七日内组成仲裁庭。仲裁庭由一名首席仲裁员和两名仲裁员组成,简单案件可以指定一名仲裁员独任处理。 3.在调查取证阶段,仲裁委员会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补充证据。 如果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取证或提供的证据互相矛盾、无法认定,仲裁委员会可以依职权调查取证或委托有关部门进行勘验或鉴定。 4.仲裁调解。在查明争议事实的基础上,仲裁庭或仲裁员会主持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仲裁调解书,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及时作出裁决。 5.仲裁裁决。仲裁庭开庭裁决后,会在四日内将开庭时间、地点的书面通知送达当事人。 6.开庭审理时,仲裁庭会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并作出裁决。裁决书会送达双方当事人,并告知其权利和救济途径。 通过劳动仲裁程序,劳动者和公司可以在平等、公正的环境下解决争议,维护各自的合法权益。 ![]() 三、仲裁风险及申诉提示 在进行劳动仲裁过程中,劳动者需要注意以下风险和申诉提示: 1.申诉时效问题。劳动者应当自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超过时效提出申诉的,仲裁委员会可以不予受理。 因此,劳动者要及时了解自己的权益是否被侵害,并在规定时限内提出申诉。 2.被诉人主体资格问题。申诉人、被诉人、第三人必须是实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或承受其权利义务依法参加仲裁活动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3.如果被诉人名称不符、地址不清等导致法律文书无法送达,仲裁委员会会不予受理或驳回申诉。因此,劳动者在提出申诉前要仔细核实被诉人的信息。 4.申诉请求要明确具体。劳动者在提出申诉时,应明确具体的请求事项,并载明具体金额。 5.如果请求事项不明确或不具体,仲裁委员会会要求补充修改,拒绝修改的部分,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因此,劳动者在提出申诉前要充分考虑自己的诉求,并确保表述清晰明确。 遇到劳动争议,你是否还有其他疑惑?法律网随时为您提供法律帮助,让您的权益得到保障。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