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新《商标法》:恶意抢注商标最高赔300万 |
释义 | 新《商标法》实施后,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法院可酌情将法定赔偿额上限从50万元提高到300万元。 新《商标法》,禁止将他人注册的商标用作企业字号,并保护在先使用的未注册商标,将给恶意注册者以有力打击。 新《商标法》对恶意抢注商标有新规定 辛辛苦苦打造的知名度,却因商标“黑客”提前入侵,而备受其扰。由于商标有多个类别,抢注者只需花2000元左右,就能将商标注册到知名企业不从事的副业类别上,随后向商标使用人索取高额商标转让费。这就是恶意抢注商标的行为表现。 对此,市工商局商标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刚刚实施的新《商标法》中,加大了对商标侵权的处罚力度。为缓解恶意抢注商标现象,明确规定禁止将他人注册商标用作企业字号,禁止抢注因业务往来等关系明知他人已经在先使用的商标,禁止商标代理机构代理具有抢注情形的商标注册申请等。同时,新《商标法》还首次引入了惩罚性赔偿制度,可依据因侵权受到的损失、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益或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等三种方式,按数额的1~3倍范围内确定赔偿额。若无法确定,则可按高限300万元进行赔偿。今后,多次恶意抢注商标者还将列入黑名单进行惩戒。 恶意抢注商标局可停止受理 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在2013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发布会上表示,商标代理机构监管要进一步加强。全国有2万多家商标代理机构有很多不规范的违法的情况,比如恶意抢注,对于严重的违法行为,商标局可以停止受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