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识别串通投标行为 |
释义 | 一、如何识别串通投标行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 (一)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由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编制; (二)不同投标人委托同一单位或者个人办理投标事宜; (三)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载明的项目管理成员为同一人; (四)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异常一致或者投标报价呈规律性差异; (五)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相互混装; (六)不同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从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的账户转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投标: (一)招标人在开标前开启投标文件并将有关信息泄露给其他投标人; (二)招标人直接或者间接向投标人泄露标底、评标委员会成员等信息; (三)招标人明示或者暗示投标人压低或者抬高投标报价; (四)招标人授意投标人撤换、修改投标文件; (五)招标人明示或者暗示投标人为特定投标人中标提供方便; (六)招标人与投标人为谋求特定投标人中标而采取的其他串通行为。 ![]() 二、串通投标行为的法律后果 根据《招标投标法》、《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主要应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一)、行政责任 1、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投标人以向招标人或者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的,中标无效,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2、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3、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4、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二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 关吊销营业执照。情节严重指: (1)、以行贿谋取中标; (2)、3年内2次以上串通投标; (3)、串通投标行为损害招标人、其他投标人或者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 (4)、其他串通投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 民事责任 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三)、刑事责任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串通投标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公通字[2010] 23号)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损害招标人、投标人或者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2、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3、中标项目金额在二百万元以上的; 4、采取威胁、欺骗或者贿赂等非法手段的; 5、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串通投标,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串通投标的; 6、本规定中的“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是指接近上述数额标准且已达到该数额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 7、对于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予立案追诉。 8、本规定中的立案追诉标准,除法律、司法解释、本规定中另有规定的以外,适用于相应的单位犯罪。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关于如何识别串通投标行为的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综上所述,只要出现上述情形之一的,都会被认定为是串通投标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不利的法律后果。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登录法律网咨询律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