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仲裁前调解有什么作用
释义   一、仲裁前调解
    仲裁调解是指在仲裁庭的主持下,仲裁当事人在自愿协商、互谅互让基础上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一种制度。我国仲裁法第51条第1款规定: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依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庭对案件作出仲裁前,如果双方同意调解的,可以进行调解,达成协议的签订调解书。
       二、仲裁前调解有什么作用
    1、调解程序简易、争议调解环境和人员当事人熟悉亲切,有利于争议的及时合理解决;2、调解方式和缓,易于化解双方争议;
    3、调解能够让争议双方当事人继续维持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有利于企业降低争议处理的成本和受到动行政部门处罚的机率,维持发展良好的员工关系,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和社会形象;
    4、增长员工的法制观念,便于企业对员工的现代化规范管理,提高企业整体运行成本。
    
       三、仲裁调解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五十一条 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或者根据协议的结果制作裁决书。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五十二条 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在调解书签收前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综上所述,仲裁前可以进行调解,进行调解有助于双方争议的及时解决,降低处理争议的成本和受到处罚的几率,增长员工的法治观念等。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对仲裁前调解有什么作用的问题进行相关知识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4: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