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用人单位可以规定使用婚假的有效期吗? |
释义 | 【相关案例】 青青在某电子商务公司就职,去年年初跳槽到新公司。在原单位的时候,她从已婚同事处得知,婚假在举办婚礼后的一年内有效,但因为当时自己未婚,对这件事也没放在心上。去年6月,她登记结婚。今年4月,刚刚办完婚事的她向领导请婚假时被告知:公司只允许在登记结婚后的半年内使用婚假。 “婚假期限是半年还是一年?到底怎么算?”在心痛错失享受蜜月时间的同时,青青也觉得很无奈:劳动法和婚姻法上都没有明确规定过婚假的开始期限,是以结婚证颁发日期还是婚礼日期为准?“如果说由单位自行定夺,是否应该在相关的员工手册或者入职时有所告知?”青青觉得自己损失的有点“冤”。 【专家解析】 法律对于申请婚假的期限没有具体规定,一般来讲,应该以登记时间为准。但鉴于我国国情(登记后未必马上举办婚礼),婚假时间比较灵活。申请期限为多长,以登记结婚还是以举办婚礼为时间起算点,单位可以在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进行规定。 需指出的是,企业在规章制度中适当规定婚假使用期限是必要的,但应做到期限合理、程序合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休息休假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