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诉讼费用承担依据是什么 |
释义 | 民事诉讼是要交诉讼费的,在进行起诉时,要交案件受理费,保证案件审判的顺利进行。那么,民事诉讼费用承担依据是什么呢?不用交案件受理费的情形有哪些呢?诉讼费主要包括哪些呢?下面就由法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一、民事诉讼费用承担依据是什么? 根据现行的《诉讼费交纳办法》,一审案件的诉讼费用依照以下原则确定: 1、败诉方负担,但是胜诉方愿意承担的除外。 2、双方当事人分担。人民法院判决当事人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诉讼费用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当事人的责任大小,确定双方当事人分担的比例。 3、当事人协议分担。主要适用于调解解决的案件。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决定。 4、原告负担。原告撤诉的案件,由原告负担。 二、不用交案件受理费的情形有哪些? 下列案件不交纳案件受理费: (一)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 (二)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驳回上诉的案件; (三)对不予受理、驳回起诉和管辖权异议裁定不服,提起上诉的案件; (四)行政赔偿案件。 注意: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不交纳案件受理费。但是,下列情形除外: (一)当事人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的案件; (二)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未提出上诉,第一审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又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的案件。 三、诉讼费主要包括哪些? (一)案件的受理费用 人民法院受理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后,要向当事人收取合法的费用。 案件受理费收取包括: 1、非财产案件受理费,比如因为不是因为财产关系而是因为人身关系提起的诉讼时,人民法院要向诉讼方依法收取诉讼费用。 2、财产案件受理费,比如因为财产引起的经济纠纷起诉讼时,人民法院依法向当事人收取的费用。 (二)其他的诉讼费用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处理由于处理其他事项所支出的费用,人民法院可按实际支出进行收取。收取数额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民事诉讼费用承担依据是什么”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知道,民事诉讼费用承担依据是《诉讼费交纳办法》的相关规定,总结如上。若您还遇到其它不懂的问题,欢迎上法律网的法律平台,在线的律师会对您的疑问进行专业的解答。 拓展阅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