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犯罪 |
释义 | 未成年人犯罪,又称“少年犯罪”,是相对成年人犯罪而言的。 未成年人犯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未成年人犯罪概念不仅包括未成年主体所实施的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还包括某些触犯治安管理法规的行为。 狭义的未成年人犯罪概念是指未成年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是指年龄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犯罪的统称。 《刑法》规定的未成年人犯罪包括: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或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了犯罪行为。未满14周岁的人实施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不认为是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实施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的行为,才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如果未成年人在14岁以前和14至16岁期间都实施了上述行为,那么只对14至16岁期间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14岁以前的行为不是犯罪,不能一并作为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了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都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未成年人在年满16周岁前后都实施了上一个问题所说的犯罪行为以外的其他犯罪行为,那么只追究未成年人在年满16岁以后的行为的刑事责任,对16岁以前的行为不作为犯罪一并追究。 在我国,根据《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刑法》的有关规定,未成年人应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危害社会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席卷全球具有共同性的问题,它被不少犯罪学家和刑法学家称之为难以医治的“社会痼疾”。无论是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处在发展中的国家,达都面临着未成年人犯罪迅速增多,犯罪率日益攀升的严重状况。 因此,认真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制订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措施,已成为当务之急。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