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的后果
释义
    一、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的后果
    如果判决生效后,有执行能力而拒不执行的,可以构成刑事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附加一句,这里是指有能力而不执行)如果没有能力执行,或者已经转移了财产无财产可以执行,将会被执行人也会作为失信被执行人纳入信用档案中,并以信用报告的形式向金融机构等单位提供,被执行人将无法申请贷款(贷款买车,买房),无法参与招投标,无法申请政府资金等,在生活和工作上会受到到极大限制。不执行生效判决的被执行人,法院可以依法限制其高消费,只能保留按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标准的生活费用,其他均属被执行财产范畴。
    
    二、一方拒不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该怎么办
    在民事、经济等案件中,如果一方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等法律文书,另一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在执行立案后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隐匿财产的,人民法院有权发出搜查令,对被执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财产隐匿地进行搜查。对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执行或者委托有关单位或者其他人完成,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同时法律规定,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执行程序的启动既可以保证法律文书的履行,同时也可以实现对一定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
    三、法院判决不公应该到哪个部门投诉
    法院判决不公应该到向检察院投诉,如果判决不公涉嫌审判法官个人的违法犯罪,可向当地的纪委或者人民检察院举报。法律规定,法官涉嫌违纪违法,已经被立案调查、侦查,不宜继续履行职责的,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暂时停止其履行职务。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的后果的相关知识,不执行法院判决的当事人一方需要承担被申请强制执行、冻结相关的财产账户等法律后果。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2: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