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浅论民营企业的企业精神模式
释义

        有关中国企业文化的讨论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但到今天为止,也没有得出一个定论。实际上,在探讨企业文化时,首先要做一些区分,简而言之就是要将企业进行分类: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其实每一个企业都自己的企业文化,只是很多情况下因种种原因未能书面化而已。
        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简单说就是中国现有政治文化的经济体现。民营企业更多地带有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的烙印;而外资企业主要体现资方本土文化的特征。从根本上讲,企业文化不过是民族文化的企业化而已,在中国企业尤其如此。虽然我们现在也在搞资本主义,但强大的本土文化氛围和精神已经渗透到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使得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所应具有的基本共性企业文化,并没有真正生根,比如说职业道德、契约意识、公正平等、诚实守信等。企业经营的事实,不能不使我们承认企业文化的模式性,如z理论使日本成功,但是模式是相对的,其中的隐含着规律的绝对性。
        有没有一个绝对的企业文化标准呢?用哲学语言讲就是“有没有绝对真理”。回答是肯定的,“没有绝对真理”从逻辑是为悖论不能成立;现实中,20年的经济改革,已经使国人不能不承认经济规律的绝对性:经济规律不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只要是市场经济,铁的经济规律谁违背谁就要付出代价,轻者金钱、时间,重者是生命的代价,甚至亡国灭种。企业文化的模式性实质上是绝对性的不同表现方式,明白了这一点,讨论企业文化才能做到万变不离其宗,否则,各执一词,永远没有结果。
        如何解决这样的争论呢?首先是统一对企业文化的思想认识!企业文化一般公认有三个层次:作为核心的企业精神,作为表现的企业制度,基本中性的物化层面,企业文化的灵魂就是企业精神。如果用更普通的词观念来概括,那么所有有关企业文化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回到四个字上“价值观念” ,它应包含最基本和绝对的管理哲学思想:人道和公平。观念决定一切,没有观念上的完整性、系统性,管理制度就是随意的,经营管理不可能有生命力和持久性和连续性;而在观念上具有决定作用的往往是企业的决策层。在任何企业中,企业领导干部是企业精神建设的关键,尤其是总经理。管理人员价值观的统一,是企业一切经营管理活动开展的基础,对于高层管理干部,技能是次要的,价值观与总经理的统一才是首要的任务;知识的学习,是第二位的,而价值观念的调整和统一才是第一位重要的事。任何伟大成功的事业后面必须有一个伟大的精神动力,企业的竞争和较量,实际上是精神力量的较量!所以,作为民营企业要经常问自己:我们的精神动力是什么?我们借以胜过对手的优势在哪里呢?我们的高层是否有一个统一的事业观和使命感呢?我们的企业以什么样的文化作为自己的凝结点呢?如果员工没有一种共同的精神做支撑和凝聚,没有与企业的认同感,那么疲于奔命、穷于应付,就将是我们工作中经常性的现象了!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7: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