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用人单位承担责任的前提是什么 |
释义 |
一、用人单位承担责任的前提是什么 1、行为人必须是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 2、行为人的行为必须是执行职务的行为。工作人员应当按照用人单位的授权或者指示进行工作。与工作无关的行为,即使发生在工作时间内,用人单位也不承担侵权责任,由工作人员自己承担赔偿责任。 对于是否属于职务行为或者是否超出授权范围的认定,可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 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从事雇佣活动认定标准予以确定,以行为的外在表现为标准判断其行为是否属于执行职务或授权行为,表现形式上是履行职务或者授权行为或者与其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为,就可以认定为职务行为或者授权行为。 3、行为人执行职务行为导致他人遭受损害。 4、行为人的执行职务导致他人遭受损害的行为应依法构成侵权行为。工作人员执行职务致人损害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责任 应当根据致损行为的种类和性质分别确定。 ![]() 二、用人单位承担责任的特殊情形有哪些 1、受雇人行为的时间地点。 这个因素对是否认定职务范围有着关键作用,行为需是劳务的时间和地点。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在劳务时间地点以外的行为均不是职务行为,还要看是否与职务有内在的关联。 2、受雇人借职务之便为侵权行为如何认定雇佣人是否承担责任。 受雇人利用职务的机会行为与职务有内在的关联,即可以认定为是职务行为,之外即认定为非职务行为。 3、受雇人的行为违反雇佣人禁止的事务如何认定。 一般来说要区分禁止的事务是禁止职务的范围还是禁止该职务内行为方式,如果是前者一般来说雇佣人则不需要承担责任,后者雇佣人则是要承担责任的。 4、受雇人在执行职务行为是处理私事以及无故绕道行走雇佣人是否承担责任。 这还是要看是否与执行的职务有内在关联,还是纯粹的为个人利益,有关联就为职务行为,无关联则不认定为职务行为。 5、受雇人的故意侵权行为,受雇人是否应该承担侵权责任。 这就看是否是和职务有内在的关联,若有内在的关联即使是受雇人的故意行为雇佣人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单位不和员工签合同有什么后果 单位不和员工签合同的后果是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甚至于直接视为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员工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维护你的合法权益,也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以上就是由法律网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用人单位承担责任的前提是什么的法律知识。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律网律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