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中官名。秦始设,两汉沿置。《汉书·百官公卿表》“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注引应劭曰:“入侍天子,故曰侍中。”这些加官就是所谓的中朝官,即内朝臣,不同于宰相以下的正规官职。可做为自列侯以下至郎中的加官,无定员。侍中的职务由于可以接近皇帝,无形中变为亲信贵重的职位,与闻朝政。南朝宋文帝时始掌机要,梁、陈间则成为实际上的宰相。隋立三省制度,即以侍中为门下省长官,因避讳,改称纳言,后又改称侍内。唐仍称侍中,一度曾改称左相。门下省的实际职务皆由门下侍郎执行,而侍中因官位崇高,一直仅作为一种荣典来为大臣加衔。此宋时犹存其名,南宋时废,后代均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