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离婚后要求对方给予经济帮助
释义
    所ν经济帮助是指在离婚时一方给予生活困难的另一方适当的经济帮助。立法初衷,经济帮助是希望能够在离婚时无收入或者收入较少,但为家庭作出贡献的一方能够在离婚后得到有力生活保障,使其更加公平。
    由于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夫妻在家庭和社会分工上会有所差别,婚姻关系中的女方的经济地λ很多情况下会低于男方,而且夫妻对婚姻家庭的贡献,与从中获得的利益也是不平衡的。这就会出现夫妻一方把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家庭上,其职业发展和其他方面受到牵制和影响,离婚后生活水平会急剧下降;而另一方由于对方的默默奉献而无后顾之忧,工作和学习素质和事业都得以提高和发展。为了解决这种不公平现象,法律特别规定了经济帮助制度,这种制度的实施前提而是离婚时双方均û有法律上的过错,否则就可以适用损害赔偿制度。
    那ô在什ô样的情况下才能够要求给予经济帮助? 根据法律规定:
    1、时间
    一方生活困难必须是离婚时已经存在的困难,而不是离婚后任何时候所发生的困难都可以要求帮助;
    2、受帮助的一方生活困难
    是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基本生活水平。主要包括:
    A、一方有残疾或患有重大疾病,完全或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又û有其他生活来源;
    B、一方因客观原因失业且收入低于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
    C、其他生活特别困难的情形。法律同时规定,一方离婚后û有住处的,属于生活困难。
    3、提供帮助的一方应有负担能力
    就是指拥在离婚时提供帮助的一方在满足自己的合理生活需要后,还可以对需要帮助放给予帮助。帮助不限于金钱,可以是生活用品,还可以是房屋的居住权或房屋的所有权。
    【法律依据】
    我国的《婚姻法》第33条规定:“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给予适当的经济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条规定:“离婚时,一方生活确有困难的,根据婚姻法第33条的规定,另一方应给予适当的经济帮助。一方年轻有劳动能力,生活暂时有困难的,另一方可给予短期的或一次性的经济帮助;结婚多年,一方年老病残、失去劳动能力而无生活来源的,另一方应在居住和生活方面,给予适当的安排。在执行经济帮助期间,受资助的一方另行结婚的,对方可终止给付。原定经济帮助执行完毕后,一方又要求对方继续给予经济帮助的,一般不予支持。”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三条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7: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