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酌定不起诉的情形 |
释义 | 一、酌定不起诉的情形 1.酌定不起诉的情形是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检察机关根据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主观恶性、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决定不提起公诉的情形。 2.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酌定不起诉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形: (1)犯罪嫌疑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 (2)犯罪嫌疑人又聋又哑,或者是盲人的。 (3)犯罪嫌疑人因防卫过当或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不应有危害而犯罪的。 (4)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 (5)在犯罪过程中自动终止或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 (6)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 (7)被胁迫、诱骗参加犯罪的。 (8)犯罪嫌疑人自首或自首后立功的。 (9)犯罪轻微又自首的或犯罪较重而有立功表现的。 二、不起诉情形分析 1.不起诉情形的分析是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过程中,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主观恶性、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决定是否提起公诉的过程。 2.酌定不起诉作为不起诉情形的一种,其适用条件和程序在《刑事诉讼法》中有明确规定。 3.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应当加强对酌定不起诉的研究适用,充分发挥其在审查起诉中的“过滤”作用。 三、证据不足不起诉情形 1.证据不足不起诉情形是指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案件证据不足,无法证明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或者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2.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如果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3.具体来说,证据不足不起诉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据以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这包括证据的来源、真实性、合法性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证据无法被认定为定罪的有效证据。 (2)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这包括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结果等要素缺乏必要的证据支持,导致无法认定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构成犯罪。 (3)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这包括不同证据之间存在的矛盾、冲突或者不一致之处,且这些矛盾无法通过合理推理或者解释予以排除。 (4)根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的。这包括在审查起诉过程中,检察机关发现案件存在其他可能性或者合理解释,导致无法认定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或者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除了酌定不起诉,还有哪些情形会导致不起诉呢?欢迎留言探讨。法律网将持续为你提供法律知识和解答,守护你的合法权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