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中关于买卖合同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
释义 | 一、民法典中关于买卖合同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买卖合同的法律规定: 1.当事人具备签订合同的合意; 2.承诺生效; 3.签订了合同且双方已签字、盖章 4.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是依法进行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买卖合同条款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合同主体资格的审核:确认主体是否具备订立合同的资格,同时核实签约方是否具有实际履行能力; 2.合同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3.标的物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商、产地、数量及价款; 4.质量要求方面; 5.产品的包装标准; 6.履行的期限、地点、方式; 买卖合同是有偿合同,买卖合同的实质是以等价有偿方式转让标的物的所有权,即出卖人移转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方,买方向出卖人支付价款。 ![]() 三、买卖合同订立的原则 法律网提醒您,买卖合同签订的基本原则如下: 1.平等原则:是指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不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其他组织;不论其所有制性质和经济实力;不论其有无上下级关系,他们在合同中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实施不公平竞争和不平等交换;不得利用公共权利搞非法垄断,签订“霸王合同”;不得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强迫他人接受不平等条款。 2.自愿原则:是指当事人有权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利益,自愿决定是否签订合同,与谁签合同,签订什么样的合同;自愿协商确定合同的内容,协商补充变更合同的内容;自愿协商解除合同;自愿协商确定违约责任,选择争议解决方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当事人的合同行为。 3.公平原则:是指合同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义务。无论是签订合同还是变更合同,都要公平合理地确定各方的权利义务。除少数无偿合同外,当事人一方不能只享有权利不承担义务。 4.诚实信用原则:是指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隐瞒真实情况,用欺诈手段骗订合同;不得擅自撕毁合同,要忠实地履行合同的义务;不得搞合同欺诈。 5.守法原则:是指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