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有哪些 |
释义 | 一、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有哪些 我国从建国以来实行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不胜其数,这里只列举一部分。 1、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07年8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7年12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 2、行政法规 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1981年3月14日)。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8年7月21日)。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89年9月30日)。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1995年3月25日)。 失业保险条例(1999年1月22日)。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1999年1月22日)。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1999年9月28日)。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2002年10月1日)。 工伤保险条例(2003年4月27日)。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2004年11月1日)。 残疾人就业条例(2007年2月5日)。 ![]() 二、我国劳动保障措施 劳动保障是指以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行为的总和。劳动保障制度的目的就是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目的的,这是区别于其他对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制度。 需要明确的是,目前我国并没有统一的法律对劳动保障事务做出具体规定,现在也只有一些地方省市的暂行办法。如在广东省《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暂行办法》中,对劳动保障事务机构的职责、义务都做了明文规定,同时,也明确了哪些情形可以解除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协议。 三、劳保与社保 从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险的关系来看,前者以针对劳动者的弱势地位而设立,后者针对生活风险而建立,不考虑主体的差异,因此社会保险是劳动保证的内容之一,但不是全部。社会保险的关系主题是劳动者和用人者的时候,也才属于劳动保障的内容,两者是区别但是有交叉。从社会保障和劳动保障来看,很明显,劳动保障只属于社会保障的一部分,属于种属关系。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有哪些”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劳动保障相关条例,只有一些省市有着相关的规定吗,但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肯定会尽快推出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