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严重违法行为包括哪些 |
释义 |
一、严重违法行为包括哪些 超速行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已成为道路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是道路交通安全的"第一杀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机动车上道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当保持安全车速。从安全驾驶行为的角度看,车辆行驶中超过法律限定的高车速或限速标志限定的速度行驶,法律规定应该减速而未减速行驶的,都属于违法超速。具体表现在: (1)超过道路限定的最高车速或标志限定的速度行驶。 (2)在人行横道前与行人抢行。 (3)转弯前不减速,通过交叉路口不减速。 (4)行车中,跟车距离近、抢行、加塞,高速公路行车不遵守限速规定。 (5)夜间行驶或者在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以及遇到沙尘、冰雹、雨、雪、雾、结冰等气象条件时不降低行驶速度等。 ![]() 二、用人单位严重的违法行为 有的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自以为免受劳动合同的约束,不承担劳动合同确定的义务。实则这样的用人单位不仅违法,而且承担了很大的法律风险和法律责任。 (一)违反的法律法规规章: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六条第二款: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劳动合同。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一款: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二)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六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三、拆迁主体严重的违法行为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以此可知,征地拆迁工作的实施主体只能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在实际拆迁过程中,征地拆迁的实施主体不合法现象非常常见,被拆迁人可以此为切入进行有效维权。罗先生在北京市通州区拥有一套住宅,拥有合法国有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2011年,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通州区分中心声称取得拆迁许可,对上述地段进行拆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储备管理办法》的规定,从土地储备中心的主体性质上讲,其不具有合法的拆迁人资格,圣运律师以此为维权切入点,最终帮助罗先生维权成功。 上述内容为大家简要分析了严重违法行为包括哪些。严重的违法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损害公共利益,造成集体恐慌。有关部门应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严格打击各种严重违法行为。这些都是需要了解的法律常识,若还其他问题需要咨询,欢迎咨询法律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