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争议诉讼程序有哪些 |
释义 | 一、劳动争议诉讼程序有哪些 (一)首先,到一审法院立案大厅如交诉状,一般那都有负责审核的法官。然后带身份证以及劳动仲裁书。 (二)审核通过后,交诉讼费,一般也就10元。之后填写表格,写上自己的地址,联系电话等重要内容。 (三)以后等待电话通知吧,收到电话够,去取开庭的传票,或者可以让法院给你快件邮过来。一般一个月你可以收到传票了,还是比较快的。 (四)等到开庭,你一定要到庭参加举证质证,再忙都要赶回来,不然呢就前功尽弃了。 ![]() 二、劳动争议仲裁管辖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内容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的相关内容规定:劳动合同履行地为劳动者实际工作场所地,用人单位所在地为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用人单位未经注册、登记的,其出资人、开办单位或主管部门所在地为用人单位所在地。案件受理后,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发生变化的,不改变争议仲裁的管辖。多个仲裁委员会都有管辖权的,由先受理的仲裁委员会管辖。 三、劳动争议诉讼的程序有哪些起诉 (一)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二)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三)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1.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2.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3.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四)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的相关内容规定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受理: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组成合议庭,调查,核实证据: (一)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 (二)审判人员必须认真审核诉讼材料,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 (三)人民法院派出人员进行调查时,应当向被调查人出示证件。调查笔录经被调查人校阅后,由被调查人、调查人签名或者盖章。 (四)人民法院在必要时可以委托外地人民法院调查。委托调查,必须提出明确的项目和要求。受委托人民法院可以主动补充调查。 开庭审理: (一)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二)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 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对劳动争议诉讼程序有哪些的解答了,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可以寻求法律帮助,即使对仲裁结果不服,也可以向法院提起劳动诉讼,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咨询专业的律师为您服务。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