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故意杀人罪是否会造成死刑?
释义
    故意杀人罪有可能会造成死亡。故意杀人的量刑标准是,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是否判处死刑,要依照实际情况看待。
    
    一、故意杀人罪是否会造成死刑?
    故意杀人罪有可能会造成死亡。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被判处死刑最多的罪名之一。
    二、刑法法规规定为故意杀人罪的情形
    刑法法规规定为故意杀人罪的情形有:
    1.第238条第2款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依照刑法第232条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2.第247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致人伤死亡的,依照刑法第232条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3.第248条规定:监狱、拘留所、看守所等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或者体罚虐待,致人死亡的,依照刑法第232条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4.第289条规定:聚众“打砸抢”,致人死亡的,依照刑法第232条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三、故意杀人罪构成要件
    法律网提醒您,故意杀人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有机体,是人赖以存在之前提。
    2.客观要件
    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以构成。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杀人罪,只有那些对防止他人死亡结果发生负有特定义务的人才能构成。
    3.主体要件
    故意杀人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一般身份的犯罪主体。
    4.主观要件
    故意杀人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引用法条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拓展阅读
    
  • 故意杀人的手段如何认定
  • 故意杀人罪的构成“故意”如何判断
  • 故意杀人罪未遂认定条件有哪些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6: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