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恶意串通的认定 |
释义 | 一、合同恶意串通的认定 合同恶意串通是指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为了谋取不法利益,故意串通实施违法行为。在认定合同是否构成恶意串通时,需要关注以下: 1.当事人双方必须是出于故意。这种故意的本质在于通过损害他人的利益来获取自己的非法利益。 2.这种故意不限于行为人已经或必然获得了非法利益,只要存在恶意串通、危及他人利益的故意,就可以认定。需要注意的是,代理人的故意也足以构成恶意串通。 3.恶意串通的合同必须是为了牟取非法利益。这种非法利益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在招投标过程中,投标人之间串通,压低标价;在买卖中,双方抬高货物的价格以获取贿赂等。 二、合同恶意串通的特征 恶意串通的合同具有两个显著特征: 1.当事人双方故意串通,共同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这种故意串通是出于非法目的,通过串通行为达成损害他人利益的协议。 2.恶意串通的合同是以牟取非法利益为目的。当事人通过恶意串通,故意违反法律规定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以达到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 三、恶意串通合同的效力 1.恶意串通的合同一般都被认定为无效合同,因为这类合同损害了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是情节恶劣的违法行为。 2.在处理这类合同时,不是由一方赔偿另一方的损失或者互相赔偿损失,而是由有关国家机关依法收缴双方所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给集体、第三人。 3.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是无效合同。同时,当事人恶意串通取得的财产应当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给集体、第三人。 你是否也担心合同中存在恶意串通的风险?别担心,法律网在这里为你提供法律支持和建议。请随时向我们咨询,我们将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帮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