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时房产如何分割 |
释义 | 一、离婚时房产如何分割 在离婚时,房产的分割问题往往是最为复杂和敏感的。根据法律规定,房产的分割主要依据购房款的出资来源、产权登记情况等因素进行。 1.如果婚后一方父母出资购买房屋,产权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的,应当视为一方父母对自己子女的赠与,房屋应当为子女的个人财产。 2.如果双方父母出资买房,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房屋应当认定为子女按照父母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享有产权。 3.对于婚前一方购买房屋,用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向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的情况,该房屋应当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 而对于夫妻双方共同还贷的部分以及相对应的财产增值部分,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可以进行分割。 二、相关法理解析 1.用一方婚前的个人财产购买的房屋并且产权登记在自己名下的,应当视为个人的财产。 2.父母一方或者父母双方为子女购买房屋的,应当视为对自己子女的赠与,对于所买的房屋,或者为子女一方的个人财产或者子女双方对房屋的产权享有按份共有。 这种按份共有是指各方按出资比例对房屋享有产权。 这种法理解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婚姻法在房产问题上的规定,以及在离婚时如何对房产进行分割。 ![]() 三、房屋产权疑难解答 在现实生活中,房屋产权的问题往往复杂多样,存在一些疑难情况。例如: 1.如果父母在购买房屋或者登记时明确表示将房屋赠与自己子女的,或者通过公证明确赠与的,并将房产登记在未成年子女名下的,该房产应当为未成年子女的个人财产,不是夫妻共同财产。 2.如果登记原因不明,或者没有其他相反证据的,该房产应当视为父母和子女的家庭共有财产,父母和子女对房产共同共有。此外,如果房屋产生了债务,应由父母来偿还。 对于房产分割的法律规定,你是否还有其他疑问?如有任何法律问题,法律网随时为你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