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变更的程序是什么 |
释义 | 一、劳动合同变更的程序是什么 劳动合同变更的程序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步骤: 1.当劳动合同需要变更时,一方应及时向对方提出变更要求,明确阐述变更的理由、内容与条件等。这一步骤确保了双方对变更的内容有清晰的认识。 2.另一方应在对方规定的期限内对变更要求作出答复。这是为了确保双方能够充分沟通和协商,避免因为忽视或忽视对方的要求而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3.双方应达成书面协议,即就变更劳动合同的条款进行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并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变更协议。 这一步骤确保了变更的内容具有法律效力,并且能够被双方认可和遵守。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这一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劳动合同变更的程序和要求。 二、无效劳动合同的认定 无效劳动合同是指当事人虽然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国家不承认其法律效力的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以下三种情况下的劳动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或部分无效: 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这意味着如果劳动合同的内容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么该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2.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也将被认定为无效。 (1)欺诈手段包括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有意制造假象欺骗对方,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劳动合同。 (2)胁迫手段则是指用可能实现的危害对方人身或财产安全的行为相要挟,迫使对方违背意愿而订立劳动合同。 这些手段都违背了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因此所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3.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劳动合同也将被认定为无效。 这意味着劳动合同应遵循公平原则,确保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如果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免除了自己的法定责任或排除了劳动者的权利,那么该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 三、劳动合同成立的要件 劳动合同成立的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均具有法定的主体资格。这意味着双方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能成为劳动合同的当事人。 2.双方需要协商达成一致。这意味着劳动合同的内容必须是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不能有一方强行要求另一方接受不合理的要求。 3.双方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这意味着劳动合同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愿的表达,不能存在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 4.双方一致同意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盖章。这一步骤确保了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并且能够被双方认可和遵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了解了劳动合同的相关知识,您是否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想要了解?立即点击咨询,法律网专业律师为您解答疑惑,助您远离法律风险。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一十六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