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合同履行中出现争议应如何解决问题
释义
    一、合同履行中出现争议应如何解决问题
    合同履行中出现争议,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解决:
    1.协商解决:合同双方当事人应当首先尝试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争议。这有助于双方了解彼此的需求和利益,寻找共同点,达成和解。
    2.调解:如果协商无法解决问题,可以寻求第三方的调解。调解人可以协助双方当事人理清争议焦点,提出解决方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
    3.仲裁:如果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当争议无法通过协商和调解解决时,当事人可以申请仲裁。仲裁机构会根据事实和合同约定,对争议进行裁决。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遵守。
    4.诉讼: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事实、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对争议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二、合同履行中出现争议需要收集什么材料
    法律网提醒您,在合同履行中出现争议,需要收集以下材料:
    1.合同文本:包括合同书、补充协议、备忘录等,这些文件应能证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履行记录:证明双方是否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了义务,包括交货单据、验收报告、付款记录等。
    3.通讯记录:包括邮件、短信、电话记录等,这些可以证明双方之间的沟通和协商。
    4.证据材料:证明对方存在违约行为,包括第三方证人证言、鉴定报告等。
    
    三、合同履行中出现争议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合同履行中出现争议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8:4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