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融资租赁合同一般包括什么内容 |
释义 | 一、融资租赁合同一般包括什么内容 融资租赁合同作为特定类型的合同,其内容涵盖了租赁交易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包括但不限于: 1.合同各方的名称和住所,这确保了合同的明确性和执行力; 2.租赁物的具体描述,如名称、数量、规格等,这些都是租赁交易的核心; 3.租赁期限的设定,它界定了租赁物使用的时间范围; 4.租金的构成、支付期限和方式,这些直接关系到承租人的经济负担和出租人的收益; 5.租赁期限届满后租赁物的归属问题,这为租赁物的最终处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融资租赁合同的法律依据 融资租赁合同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有着明确的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五条规定了融资租赁合同的基本定义和性质,即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选择购买租赁物并出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2.《民法典》第七百三十六条进一步详细规定了融资租赁合同应当包括的内容,如租赁物的名称、数量、规格、技术性能、检验方法,租赁期限,租赁期限届满租赁物的归属等条款。 3.该法还规定融资租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以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 三、融资租赁合同的主体特征 1.融资租赁合同涉及三方主体:出租人(买受人)、承租人和出卖人(供货商)。 2.这与传统的买卖或租赁合同有明显区别。 3.在法律特征上,融资租赁合同的出卖人直接向承租人履行交付标的物和瑕疵担保义务,而不是向买受人(出租人)履行义务。 4.这意味着承租人在享受买受人的权利时,并不承担买受人的义务。 5.与租赁合同不同,融资租赁合同的出租人不负担租赁物的维修与瑕疵担保义务,但承租人须向出租人履行交付租金义务。 6.根据合同约定和支付的价金数额,承租人有权选择取得租赁物之所有权或返还租赁物。 这些特点使得融资租赁合同在金融和贸易领域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你还有其他关于融资租赁合同的疑问吗?欢迎在法律网上提问,我们将为你提供详细解答和专业建议。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三十六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五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