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给付不当得利和非给付区别
释义
    一、给付不当得利和非给付区别
    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在法律上存在显著的区别。
    1.给付型不当得利主要是由于申请人的给付行为所导致的,即当一方基于某种原因给予另一方一定的财产或利益,而后续因某些情况使得这种给付失去了合法性,由此产生的不当得利即为给付型不当得利。
    2.非给付型不当得利则并非由申请人的给付行为造成,而是由于其他非申请人的原因,如第三人行为、自然事件等导致的。
    在法律上,这两种类型的不当得利主要通过明确两种不同类型的给付划分证明责任来区分。同时,这种区分也体现了民法的公平原则,即获益人在没有法律根据的情况下占有并返还给利益受到损害的一方。
    二、不当得利的法律依据
    不当得利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根据该条款,如果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而取得了不当利益,那么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得利人返还所取得的利益。
    但需要注意的是,存在一些例外情况,如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以及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等,这些情况下受损失的人可能无法请求得利人返还利益。
    
    三、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通常为三年,这意味着,如果权利人在三年内不知道其民事权利被侵害,那么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诉讼时效开始计算。
    这一规定同样适用于不当得利之诉,需要注意的是,不当得利的成立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通常包括一方当事人因一定的事实结果而得到财产利益,并且这种利益没有法律上的根据。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有其他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详细的解答。
    还有其他关于不当得利的问题吗?如想了解更多法律知识,请随时在法律网提问,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5: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