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政府拖欠工资的潜在法律风险有哪些 |
释义 | 一、政府拖欠工资的潜在法律风险有哪些 1.行政处罚。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后,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计算,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2.刑事责任。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情节严重的,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六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计算,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的; (二)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三)解除劳动合同未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二、拖欠工资仲裁申请书内容怎么写 拖欠工资仲裁申请书内容如下写: 1.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 2.申请事项; 3.事实和理由; 4.证据和证据来源; 5.结束语和呈文对象。 6.最后写上申请人姓名和日期,并且手写签名按上手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仲裁申请】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 三、拖欠工资申请仲裁的材料有哪些 法律网提醒您,拖欠工资申请仲裁的材料有: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想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记录; 4.考勤记录; 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引用法条: [1]《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六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