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仲裁与劳动争议诉讼的区别及联系 |
释义 | 一、劳动仲裁与劳动争议诉讼的区别及联系 诉讼与仲裁虽然都是解决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法律形式,但是有显著的区别。 1.管辖权的取得不同。 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法院依法受理后,另一方必须应诉;而通过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则必须要有仲裁协议,即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或纠纷发生前、纠纷发生后双方当事人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 2.审理者的产生方式不同。 诉讼案件的审判员根据案件的不同类型由法院指定,不能由当事人自行选择,但有法定理由当事人可以申请回避;而仲裁案件,除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选定仲裁委员会、约定仲裁庭的组成人数外,当事人有权选定仲裁员。 3.开庭审理的原则不同。 法院开庭审理一般公开进行,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可以不公开审理;仲裁庭审理案件一般不公开进行,以有利于保护当事人之间的商业秘密和维护其商业信誉。 4.审理程序及当事人的能动作为不同。 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应当严格按照诉讼法的规定进行;仲裁过程中当事人则有较大的处分权,几乎每一步骤当事人都能主动作为,如约定由3名仲裁员还是一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是否开庭审理等等都可由当事人自由选择,不得强迫。 5.监督程序不同。 我国法院实行两审终审制,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发现确有错误,可适用审判监督程序。我国仲裁委员会则实行一裁终局制,并适用司法监督程序。 二、劳动仲裁需要哪些证据 劳动仲裁需要的证据包括以下方面: 1.劳动者入职方面的证明; 2.劳动者工作内容方面的证明; 3.关于约定工资、工作时间的证明; 4.劳动者工资发放的证明; 5.劳动者具体工作时间的证明; 6.劳动者离职方面的资料。 ![]() 三、劳动仲裁需要上法庭吗 劳动仲裁不一定要上法庭。法律网提醒您,在工作中劳动者跟用人单位产生纠纷的话,如果劳动者觉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了损失,往往会选择通过法律的方式进行维权。一些劳动者去申请了劳动仲裁,但是对于申请了劳动仲裁之后的处理并不清楚,其实劳动仲裁并不一定需要去法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因为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纠纷居中的公断与裁决。根据我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只有不服劳动仲裁的当事人方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所以,一般情况下,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纠纷在劳动仲裁阶段解决的话,劳动仲裁只需要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即可,当一方当事人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时,劳动争议才需要到法庭解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