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准确评定工伤的伤残等级 |
释义 | 一、如何准确评定工伤的伤残等级 准确评定工伤的伤残等级的方法是进行工伤伤残鉴定。 工伤伤残等级可以分为十级。 1.一级伤残 (1)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 (2)意识消失; (3)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4)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2.二级伤残 (1)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3)不能工作; (4)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3.三级伤残 (1)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3)明显职业受限; (4)社会交往困难。 4.其它。 二、申请工伤伤残鉴定的材料 法律网提醒您,被认定为工伤后申请伤残鉴定需要下列材料: 1.工伤认定决定书; 2.工伤职工的身份证明; 3.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 4.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的病历材料。 ![]() 三、工伤伤残鉴定要多久 我国法律规定,工伤鉴定一般需要60个工作日,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五条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引用法条: [1]《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五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