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患者应选择哪些途径解决医疗纠纷的争议 |
释义 | 一、患者应选择哪些途径解决医疗纠纷的争议 1.是协商。医患双方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签订协议书,可以办理公证或律师见证,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是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当事人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并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 3.是向人民法院起诉。医疗纠纷可以不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侵权为案由的,诉讼时效为1年,以违约为案由的,诉讼时效为2年,均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二、处理医疗纠纷的原则是什么 1.依法处理原则。在处理医疗纠纷过程中,医患双方和相关职能部门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调处,按章办事; 2.维护稳定原则。发生医疗纠纷后,各方应首先保障医疗机构工作秩序,不得影响其他患者合法的医疗权利; 3.公平公正原则。医患双方和相关职能部门在处理医疗纠纷过程中应遵循公平、公正原则,既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也要保护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4.统一协调原则。发生医疗纠纷后,相关职能部门应协调行动,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和医疗机构正常的工作秩序。 在解决医患纠纷的时候,当事人可以选择协商、调解以及诉讼等方式,至于哪种方式是最好的,能够解决纠纷,则还需要当事人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处理。 ![]() 三、医疗纠纷调解解决的步骤有哪些 法律网提醒您,医疗纠纷调解解决的步骤: 1.以书面形式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2.卫生行政部门收到申请十日内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 3.如受理,必要时可以进行医疗技术鉴定; 4.依据鉴定结果,作出行政处理决定,进行赔偿调解。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 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引用法条: [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