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抢夺行为的定义是什么
释义
    一、抢夺行为的定义是什么
    抢夺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因此认定抢夺罪的要素首先是抢夺的是公私财物,并且数额是比较大的,根据我国刑法相关司法解释标准,一般公私财物价值1000元即达到“数额较大”了;其次是注意区分抢夺罪与抢劫罪的区别,其中两者最突出的区别是抢夺罪的犯罪客体相对于抢劫罪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只限于公私财物,而抢劫罪还涉及到伤及被害人的人身安全。
    二、构成抢夺罪的重要条件是
    法律网提醒,构成抢夺罪的重要条件如下:
    1.侵害的客体是单一客体,仅为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不侵害人身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物行使有形力,使他人不及抗拒,而取得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
    3.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侵害公私财产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4.主体年龄必须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三、抢劫罪与抢夺罪有何不同
    抢劫罪与抢夺罪有的不同如下:
    1.社会危害性不同。
    抢劫的社会危害性体现在它既侵害了人身权利,又侵害了财产权利,因此抢劫的社会危害性非常大,是国家严厉打击的犯罪之一。抢夺的社会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侵害财产权利上,对人身权利的侵害相对较小,社会危害性比抢劫小,但也受到国家的严厉打击。
    2.暴力的作用对象不同。
    抢就意味着使用暴力。其中抢劫的暴力行为作用的对象主要在于被害人身上,抢劫者通过暴力打击、威胁或者其他手段作用于被害人身上(包括心理),使得被害人不敢反抗,从而实现对财产的非法占有。而抢夺的暴力行为作用的对象主要在于财物上,抢夺者往往乘人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物行使暴力,在他人来不及抗拒的情况下非法占有财物。
    3.犯罪标准不同。
    抢劫社会危害性大,只要属于抢劫就算犯罪,而抢夺危害性较小,一般要求数额较大才入刑。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30 3: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