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应对商品价格欺诈行为 |
释义 | 一、如何应对商品价格欺诈行为 应对商品价格欺诈行为的方式如下: 1.与经营者协商解决; 2.向消协投诉; 3.向向工商、物价、质量技术监督、检疫、卫生、农业、建设等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商业促销活动中价格欺诈行为在各商场都不同程度存在。其表现形式大致三种: 1.虚构原价,降价销售商品不能提供降价前的买卖记录,很多商家把厂家的建议零售价做为原价; 2.虚假折扣,商家在进行促销时将促销前的零售价格提高,之后再实行打折; 3.模糊赠送,商家推出买100送50,或买二赠一,消费者以为送现金或相同商品,结果到手一看是代币券或者积分。 二、价格欺诈行为赔偿是怎么样的 价格欺诈行为赔偿是: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法律网提醒您,根据《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这种价格违法行为通常称作价格欺诈行为,又称欺骗性价格表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 三、价格欺诈行为怎么处罚 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进行价格欺诈的,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万元以上20万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一十四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