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对民法典中的抵押合同如何判断法律效力 |
释义 | 一、对民法典中的抵押合同如何判断法律效力 1.抵押合同主体适格,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和相应的签约权限。 2.抵押合同内容合法,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3.抵押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4.抵押合同已经成立且生效。即抵押事项达成、抵押登记已经办理。 5.抵押物是法律允许流通的财产或可转让的财产。 二、抵押合同无效需要承担哪些法律后果 法律网提醒您,抵押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有:行为人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三、无效抵押合同是否对抵押权设立造成影响 抵押合同无效影响抵押权设立。正常情况下,抵押合同生效在前,抵押权设立在后,不存在抵押合同生效和抵押权同时设立的情况。抵押合同无效,抵押权一般不会生效。 正常情况下是,抵押合同生效在前,抵押权设立在后。不存在抵押合同生效和抵押权设立同时的情况。如果抵押合同生效,而未去登记,债务人将抵押物又抵押给了第三人,并办理了登记,此时的抵押权归第三人,债权人可以依据抵押合同向债务人主张赔偿。如果抵押合同无效,而抵押权又设立了,那么又牵扯到登记部门的违规,如果登记部门在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债权人直接主张债务人进行赔偿就可以。 所以一般情况下,抵押合同无效,抵押权也是不生效的。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