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疗事故纠纷案件处理有哪几种 |
释义 | 一、医疗事故纠纷案件处理有哪几种 医疗事故纠纷案件处理方式有: 1.协商。医患双方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签订协议书,可以办理公证或律师见证,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当事人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并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 3.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医疗事故赔偿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医疗事故赔偿应考虑的因素有: 1.医疗事故等级。 由于医疗事故等级与患者伤残等级存在对应关系,因此这实际是指按患者的伤残程度进行赔偿。 2.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3.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 三、医疗事故侵权赔偿责任的免责事由 法律网提醒您,医疗事故侵权赔偿责任的免责事由有: 1.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 2.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 3.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 4.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 5.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 6.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不可抗力可能使医疗单位在正常的医疗活动中造成患者的损害,但因其直接原因是不可抗力,不是医疗过失所致,因而应当免责。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