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疗过错鉴定的判断标准,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几种 |
释义 | 一、医疗过错鉴定的判断标准 医疗过错鉴定的判断标准如下: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6条之规定,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错,应当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进行认定,可以综合考虑患者病情的紧急程度、患者个体差异、当地的医疗水平、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资质等因素。 法律网提醒您,诊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通常需要司法鉴定作出认定。 二、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几种 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以下四种: 1.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赔偿全部损失的100%)。 2.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赔偿全部损失的60-90%)。 3.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赔偿全部损失的20-40%)。 4.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赔偿全部损失不超过10%)。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 ![]() 三、医疗过错鉴定是司法鉴定吗 医疗过错鉴定是司法鉴定的一种,由当事人申请进行鉴定。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引用法条: [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 [2]《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十六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