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演员总片酬不得超过制作成本40%,演员报酬怎么纳税
释义
    一、演员总片酬不得超过制作成本40%
    月10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十四五”中国电视剧发展规划》,提出规范包括演员片酬在内的收入分配秩序,推广使用标准化、制度化、制式统一的片酬等劳务合同,要求演员总片酬不得超过制作成本40%,主演片酬不得超过总片酬70%。
    
    二、演员报酬怎么纳税
    劳务报酬所得的计税方法:
    (1)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减除20%的费用。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按次确定应纳所得额;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据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此外,获得劳务报酬所得的纳税人从其收入中支付给中介人和相关人员的报酬,除另有规定者外,在定率扣除20%的费用后,一律不再扣除。
    (2)应纳税额计算,如果纳税人的每次应税劳务报酬所得超过20000元,应实行加成征税,其应纳税总额应依据相应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三、纳税人分几种
    税法主体是在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包括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两类。纳税主体又称纳税义务人,简称纳税人,是指依照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对纳税主体依不同的标准可以作不同的分类。例如,在所得税法中,纳税主体可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在增值税法中,纳税主体可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等等。此外,在税收征管和税收负担方面,纳税主体还可分为单独纳税义务人和连带纳税义务人,实质上的纳税义务人和形式上的纳税义务人,等等。 纳税主体在各个具体的税法或税收条例中不尽相同,它直接影响到征税的范围,因而是各税法或税收条例必须首先加以明确的要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一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是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演员总片酬不得超过制作成本40%,演员报酬怎么纳税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演员报酬按一般劳务报酬所得计算税率。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法律网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一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6: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