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什么性质叫做被诈骗
释义
    一、什么性质叫做被诈骗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一)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二)主观上是故意的心态;
    (三)客体是他人的财产权;
    (四)客观上是行为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诈骗立案退赃后还需要坐牢吗
    需要的,退赃是犯罪分子应当做的,可能会作为量刑情节被法官给与考量,但是相应的刑法处罚也是不会免除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诈骗行为和诈骗罪的区别
    一是民事欺诈行为的当事人采取欺骗方法,旨在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交易从而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而诈骗罪实施欺骗的目的是让对方陷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从而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二是民事欺诈行为人在签订合同之后,总会以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履行合同;诈骗行为人根本无履行诚意或履行能力,即使有一点履行合同的行为,也是象征性的“虚晃一枪”。
    三是民事欺诈行为人为了减轻责任可能进行一定程度的辩解,但不会逃避承担责任;而诈骗行为人则是要使自己逃避承担责任,最终使对方遭受损失。
    其中,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二者相区分的关键所在。除非常典型的情况下,非法占有的目的通常都是根据一定的客观事实来推定的。尽管“非法占有目的”属于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但它必然通过一系列外化的客观行为表现出来,我们可以根据其客观行为表现以及行为效果推定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
    一般来讲,借助合同实施诈骗犯罪的行为,在诉讼证明和司法认定非法占有目的过程中,须综合考虑、审查分析以下几个要素:
    (一)要看合同主体身份是否真实;
    (二)要审查行为人有无履约能力;
    (三)要审查行为人有无采取诈骗的行为手段;
    (四)要审查行为人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行动;
    (五)要审查行为人未履行合同的原因;
    (六)要审查行为人的履行态度是否积极;
    (七)要审查行为人对财物的主要处置形式;
    (八)要审查行为人的事后态度是否积极。
    以上便是法律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什么性质叫做被诈骗的相关知识,诈骗行为构成要从主体、客体、客观、主观这四个方面确定,只有符合这四种情形的才属于诈骗。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法律网的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两百六十六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6 16: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