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拒不执行生效判决罪法条 |
释义 | 一、拒不执行生效判决罪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依据刑法的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犯罪主体是有执行法院判决书、裁定书的义务人。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主体要件: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主要是指有义务执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判决、裁定负有协助执行义务的某些个人,也可以成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主体。与被执行人共同实施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情节严重的,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二、拒不执行罪的犯罪主体 拒不执行罪的犯罪主体在法律上面来看是相对比较特殊的。对于拒不执行罪的犯罪主体,我国的《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有具体的相关解释,一般包含下面三种情况: (一)犯罪的主体可以是公民,其到达了法定的年龄,可以承担刑事责任的法定自然人。 (二)犯罪的主体可以是单位。如果犯罪的主体是单位,则相关的法律责任由单位中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有责任的人员来承担。 (三)还有一种就是跟犯了拒不执行罪的犯罪嫌疑人共同犯罪的,也就是在犯了拒不执行罪的罪人进行抗拒或者犯罪的时候,当事人伙同犯罪嫌疑人共同实施。不管当事人是被教唆还是提前计划的,都会被法院判处为共犯。 三、拒不执行生效判决有何后果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拒执行为没有其他任何有效的解决办法,拒执罪对于部分老赖也并没有起到任何的警示作用,可能也正是因为对老赖的处罚力度太轻,所以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在追讨自己合法债务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没有证据证明对方转移财产的话,公安机关也很难按照拒执罪立案的。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拒不执行生效判决罪法条的相关知识,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只要涉及到法律犯罪行为的,都会被追究其刑事责任,给予刑事处罚。因此小编提醒大家不要做违法犯罪之事,否则就会受到刑罚责任。。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