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著作权客体是什么
释义
    我们都知道,著作权归受法律保护的,著作权客体,即著作权所保护的对象,一般是指作品,具有独创性,并能复制的智力成果。那么,著作权的客体有哪些呢?客体的范围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一、《著作权法》客体范围
    (一)著作权客体的定义与特征
    著作权客体,即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造成果。
    特征:
    1、独创性。也叫原创性,是首要条件。指由作者独立构思而成的,作品的内容或表现形式完全或基本不同于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即不是抄袭、剽窃、篡改他人的作品。
    2、可复制性。是能以某种物质复制形式表现的智力创作成果。复制形式包括印刷、绘画、摄影、录制等。这里不排除对未被有形载体固定的口头作品的保护。
    著作权作品是作者的思想表现形式。即单纯的思想或情感本身而不具有文学、艺术等客观表现形式的,不能成为著作权客体。
    (二)著作权客体的种类
    1、文字作品,是指以文字、数字、符号等创作的作品。范围极为广泛,因其创作最普遍、数量最多、运用领域最广,故世界各国一般将其列入第一类作品进行保护。
    2、口述作品,亦称口头作品,指即兴的演说、授课、法庭辩论等以口头语言形式表现的作品。
    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4、美术、建筑作品
    5、摄影作品,指借助器械,在感光材料或其他介质上记录客观物体形象的艺术作品。纯复制性的摄影作品(如翻拍文件、书刊等)因不具备独创性而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6、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另外,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计算机软件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也是著作权的客体。
    二、著作权客体的排除领域
    著作权客体的排除领域分为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和不适用《著作权法》的作品。
    (一)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
    1、违背一般法律原则的作品;
    2、违背社会公德和社会伦理的作品;
    3、故意妨害公共秩序的作品。在我国,超过著作权保护期的作品,只是其财产权利和发表权不再受法律保护,但其他精神权利仍然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侵犯。
    (二)不适用《著作权法》的客体
    1、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2、时事新闻。
    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著作权客体的内容,总之,著作权客体是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作品,如文学作品、艺术作品,这样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日历、法院判决不属于著作权客体范围。如果您还要了解其他的相关内容,请登录法律咨询网官方网站,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详细解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7: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