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分居期间一方所负债务是否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释义
    我国婚姻法并未明确规定夫妻分居期间的债务分担问题。夫妻因感情出现问题处于分居状态,一方以个人名义所借债务为个人债务还是共同债务?目前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从保护债权人角度出发,仍应按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债务属夫妻共同债务来认定;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分居期间夫妻没有共同生活在一起,如果认定为共同债务对另一方不公平,应按一方个人债务来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四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只有存在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及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即“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这两种情况,才不予认定为共同债务。最高法院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17条规定:“夫妻为共同生活或为履行抚养、赡养义务等所负债务,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应当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该规定也未排除夫妻分居期间所借债务在共同债务之外。以上规定可以得出关于夫妻存续期间发生的债务的处理原则:第一,只要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发生的债务,首先推定为共同债务;第二,对于夫妻共同债务,无论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还是解除婚姻关系之后,首先应以共同财产清偿,不足部分双方都应该以个人财产负连带清偿责任。
    笔者颜宇丹律师认为,分居期间一方所负债务是否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应分为两种情况:一、分居期间对各自财产的处理由各方独立行使,夫妻双方所得的财产处于分离状态,双方互无经济往来,一方举债应为个人债务。二、夫妻虽因关系恶化而分居,但终因婚姻关系的存在而彼此仍负有夫妻相互扶养的法定义务,并且,父母子女关系既不能因父母离异而终止,更不能因父母的分居而改变。因此,分居期间为履行夫妻抚养义务及子女抚养义务所生的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夫妻双方都从举债中受益、可能受益或推定受益,分享债务带来的利益,即使当时夫妻感情已破裂处于分居状态,也应当按一般方式法定的共同之债处理,一方所借债务应为夫妻共同债务。
    笔者颜宇丹律师认为,关于分居期间的债务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由债务人配偶承担证明该债务不是共同债务的举证责任,而非由债权人承担证明该债务是共同债务的举证责任。如果债务人配偶不能举证证明该债务不是夫妻共同债务,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法律后果。
    在一个笔者代理担保人的追偿权纠纷的案件中,法院认为,案涉债务发生在借款人与配偶系分居状态中,没有证据显示借款人与出借人签订借款合同时,其配偶对此知情且有共同举债的合意,且上述款项用于了夫妻的家庭生活开支(除从借款人银行账户显示出有几笔转给其配偶的以外),故认为上述债务属于该个人债务。该判决观点认为债权人不但要证明夫妻另一方对借款知情且有共同举债的合意,且借款全部用于夫妻家庭生活开支,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笔者认为,该法院错误地分配了举证责任,导致错误的判决结果。而且,借款不一定全部直接用于家庭生活开支才能认定为共同债务,难道用于家庭共同生产的投资经营就不是夫妻共同债务了吗?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案例并非离婚诉讼,而是追偿权纠纷,在调查该笔涉案借款用途时,原告举示证据证明借款人借款事实后,便应推定该笔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借款为夫妻共同债务。如借款人配偶主张该笔借款不是夫妻共同债务,则应承担相应举证责任,证明该笔借款的性质为个人债务,非用于共同生活,也非法定义务所生。若不能举证推翻上述推定结论,则该笔借款为夫妻共同债务成立,借款人配偶承担败诉的后果,应当偿还借款。分享: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四条
    [3]《最高法院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9: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