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防范保险非法销售、保险欺诈风险?
释义
    
    一、如何防范保险销售(经纪)从业人员非法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的风险?
    近日,部分省市发现有不符合相关资质要求的保险销售(经纪)从业人员向保险消费者直接推介销售包括第三方理财产品在内的非保险金融产品,或者以介绍客户等方式间接从事非保险金融产品相关销售活动,造成了保险消费者资金受损。为此,中国保监会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广大保险消费者:
    1、了解不法分子惯用手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法分子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式误导保险消费者:一是保险销售(经纪)从业人员同时推介保险产品与非保险金融产品,混淆两种产品性质;二是保险销售(经纪)从业人员承诺非保险金融产品以保险公司信誉为担保,保本且收益率较高;三是诱导保险消费者退保或进行保单质押,获取现金购买非保险金融产品。
    2、核实销售人员资质,避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根据我会《关于严格规范非保险金融产品销售的通知》(保监发〔2014〕90 号)要求,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不得销售未经相关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非保险金融产品,且应当以书面方式对其保险销售(经纪)从业人员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进行明确授权。保险消费者在购买相关产品时,可查看销售人员执业证书等证明文件,必要时致电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统一客服电话进行核实。
    3、仔细阅读保险产品条款,谨防上当受骗。一定要认真了解保险产品的细则条款,确认产品属性,防止不法分子偷梁换柱,将保险产品替换为非保险金融产品。
    二、如何防范利用保险进行诈骗的风险?
    近期,发现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保险公司合同、单证、印章和虚构保险产品等手段进行诈骗,这些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了保险市场秩序,损害了保险行业形象,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中国保监会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示您:
    1、一看。要仔细核对保费收款账户是否为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所开设的企业账户有“××保险公司”等字样,若发现收款账户与签发保单的保险机构不一致,尤其是收款账户名称为销售人员或其他个人时,坚决不能划转保费。此外,保险消费者要注意不要将大额现金保费直接交给销售人员,委托其代交保费。
    2、二查。核查保单真实性。投保后您可以通过拨打保险公司全国统一的客户服务电话、登录保险公司官方网站或前往保险公司所属营业场所柜面,查询保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三警惕。不要盲目相信销售人员承诺的高收益率和高额回扣。保险消费者要仔细核验销售机构和人员的资质及保险产品特征,认真阅读并理解合同中保险责任、除外责任、收益及领取方式等重要内容,防止诱导诈骗。
    保险消费者若遭遇保险诈骗,请立即与“经办人员”联系,尽可能挽回损失,并及时向保险监管部门举报或向公安机关报案,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6: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