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入户盗窃的定罪标准是什么 |
释义 | 一、入户盗窃的定罪标准是什么 入户盗窃的认定标准如下: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盗窃的,应当认定为“入户盗窃”。认定入户盗窃时,必须注意“入户”的非法性。 行为人在未获取户主同意的前提下,非法进入他人住所,实施了盗窃行为,就应该认定为入户盗窃。但如果行为人是合法进入他人住所后实施了盗窃,通常是亲属、朋友之间实施的小额盗窃行为,其行为通常对户内人员的人身威胁较小,应认定为普通盗窃。 对于行为人而言,当其实施非法“入户”这一行为时,其主观恶意就明显更深于实施普通盗窃,其一旦“入户”,就可能侵犯公民的住宅安宁权、隐私权抑或生命健康权。 如果行为人入户实施盗窃时户内无人,中途户主归家,那么行为人仍可能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权,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与户内始终无人的情况是一致的。 无论户内是否有人,均应对实施非法入户进行盗窃的行为认定为入户盗窃。入户盗窃的,不管盗窃数额多大,都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盗窃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入户盗窃的量刑标准 入户盗窃的量刑标准: 1.存在入户盗窃行为的,即构成盗窃罪,一般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2.入户盗窃的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的,处3至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入户盗窃的数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的,则应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 三、被入户盗窃怎么追究物业责任 法律网提醒您,家中被盗,物业公司是否需要承担责任要看实际情况,物业公司在进行物管管理时,没有能够及时履行安全管理义务导致业主家中被盗,那么应当就被盗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引用法条: [1]《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