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依据 |
释义 | 一、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依据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出具,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1.驾驶主体的合法性,即驾驶员是否具备合法驾驶资格; 2.车辆的合法性,包括车辆是否具备合法手续以及是否经过正常年检,这是判断车辆性能是否正常的关键依据; 3.现场判定也是责任认定的核心,包括行车方向、事故位置、刹车距离等因素,都是根据交通法规进行责任划分的依据。 二、责任认定的法律规定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法律依据。 根据该法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认定责任时,会综合考虑当事人的行为对事故发生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 1.具体来说,如果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那么该方将承担全部责任; 2.如果因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那么会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3.如果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那么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 4.如果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那么他方将无责任。 省级公安机关可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细则或标准。 ![]() 三、责任认定的具体步骤 责任认定的具体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收集事故现场的证据,包括现场勘查报告、事故照片、证人证言等; 2.根据收集到的证据,结合相关交通法规,对事故责任进行初步判断; 3.根据初步判断结果,制作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明确各方当事人的责任划分; 4.将责任认定书送达各方当事人,并告知其相关权利和义务。 整个过程中,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进行操作,确保责任认定的公正、公平和合法。 了解完责任认定的流程,你是否对交通事故处理还有其他疑问?法律网随时为你提供法律帮助,让你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六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