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有哪些
释义   一、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有哪些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主要从三方面进行控制:噪声源,传播途径,接受者
       (一)噪声源控制
    1、消除噪声发生的根源:改进结构,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机械摩擦,改变喷口形状
    2、采用吸声,隔声装备
       (二)从噪声传播途径上控制
    1、阻断传播途径
    2、改变机器设备的安装方向
    3、原理噪声源
       (三)对接受者的防护
    对接受者进行防护,除了减少人员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外,可采取各种个人防护手段,如佩带耳塞,耳罩或头盔等。
    
       二、噪音控制的内容包括
    (1)降低声源噪音,工业、交通运输业可以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或者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如用阻尼、隔振等措施降低固体发声体的振动)。
    (2)在传音途径上降低噪音,控制噪音的传播,改变声源已经发出的噪音传播途径,如采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措施,以及合理规划城市和建筑布局等。
    (3)受音者或受音器官的噪音防护,在声源和传播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或采取的声学措施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就需要对受音者或受音器官采取防护措施,如长期职业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耳塞、耳罩或头盔等护耳器。
    ①声在传播中的能量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的,因此使噪声源远离需要安静的地方,可以达到降噪的目的。
    ②声的辐射一般有指向性,处在与声源距离相同而方向不同的地方,接收到的声强度也就不同。不过多数声源以低频辐射噪声时,指向性很差;随着频率的增加,指向性就增强。因此,控制噪声的传播方向(包括改变声源的发射方向)是降低噪声的有效措施。
    ③建立隔声屏障,或利用天然屏障(土坡、山丘),以及利用其他隔声材料和隔声结构来阻挡噪声的传播。
    ④应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将传播中的噪声声能转变为热能等。⑤在城市建设中,采用合理的城市防噪声规划。此外,对于固体振动产生的噪声采取隔振措施,以减弱噪声的传播。
       三、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第十条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分别不同的功能区制定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划定本行政区域内各类声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区域,并进行管理。
    第十一条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主要从三方面进行控制噪声源控制、从噪声传播途径上控制、对接受者的防护,例如消除噪声发生的根源等。以上便是法律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有哪些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法律网的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