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批捕后能取保候审吗 |
释义 | 一、批捕后能取保候审吗 批捕后一般情况下不能取保候审,因为逮捕的条件是嫌疑人存在危害社会的可能性。但如果被逮捕的嫌疑人符合以下特定情形,仍有可能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情况。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引发社会危险性的情况。 3.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不宜羁押,如因患病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 4.依法应当逮捕,但嫌疑人正在怀孕或者哺乳自己婴儿的情况。 5.对已被依法拘留的嫌疑人,经过讯问和审查后认为需要逮捕但证据不足的情况。 6.已被逮捕羁押的嫌疑人或被告人在法定的侦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未能结案,且采用取保候审不会引发社会危险性的情况。 7.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的相关规定,对于可能出境逃避侦查但不需要逮捕的嫌疑人,以及需要复议、复核的案件的嫌疑人,也可以取保候审。 8.对于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及危害国家安全、暴力犯罪和其他严重犯罪的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二、取保候审适用情形 取保候审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的目的是确保嫌疑人随传随到,同时避免不必要的羁押。 ![]() 三、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 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是两种不同的刑事强制措施。 1.取保候审是指责令嫌疑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而监视居住则是指对嫌疑人进行居住限制,并对其进行监管的一种措施。 2.这两种措施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嫌疑人的限制程度和监管方式。 3.取保候审相对较为宽松,嫌疑人可以在保证随传随到的前提下自由活动;而监视居住则更为严格,嫌疑人需要居住在指定的地点,并受到相关部门的监管。 4.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适用条件也有所不同。 5.取保候审主要适用于那些可能判处较轻刑罚或者不会引发社会危险性的嫌疑人;而监视居住则更多适用于那些可能判处较重刑罚或者存在较高社会危险性的嫌疑人。 你对取保候审还有其他疑问吗?法律小助手法律网将继续为你提供专业解答。快来留言提问吧!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