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担保业“繁荣”背后的尴尬 |
释义 | 行业现状 担保行业初具规模 一个年销售额达1亿多元的公司,在筹建过程中,曾因继续投资资金不够而陷入进退两难境地。放弃,意味着先期投入的1000多万元资金赴之东流;坚持,但后续资金从何而来?2004年,南平广本4S店的老总敲开了南平融桥担保公司的大门。 尽管汽车销售市场前景较好,但该店并未开业,发展前景不得而知。如若冒然为其担保,风险十分大。为了扶持企业发展,融桥担保公司最终还是决定为其担保。2004年12月,经融桥公司担保,市农行同意发放广本4S店250万元贷款,融桥担保公司又以融桥名义从我市一家民营典当行借款600万元……回忆起这段日子,4S店的老总至今对融桥雪中送炭行为表示感谢:“如果没有融桥,也就没有今天的南平广本4S店。”而这只是我市担保行业为众多企业进行信用担保的一个例子。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自2003年在我市兴起,经过5年发展,对缓解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难、提升中小企业信用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据统计,截至2007年12月,南平十县(市、区)共有各类担保机构122家,注册资金16.03亿元。除南平融桥担保公司为国有控股的担保公司,政和县信达担保投资有限公司、光泽县民生担保公司、光泽县民兴担保公司等4家担保公司由政府部分出资外,其余均为民营担保公司。2007年度,我市15家担保机构共为371家中小工业企业提供486笔融资贷款服务,总额为4.45亿元,同期比增257%。 存在问题 机构多,担保总额少 然而,在肯定我市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做出积极重要作用时,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暴露出来——担保机构数量多,担保总额少。2007年,三明市担保总额为7.5亿元;宁德市县级市福安市一个市的担保资金总额更是高达15.7亿元。 “我市只有南平融桥担保公司、南平聚成资信担保有限公司等15家担保公司开展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市经贸委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黄莉主任告诉记者,因为目前我国尚未在法律法规中明确统一市场准入要求,只要符合《公司法》,就可以到工商登记部门直接注册登记。目前我市担保公司注册资金最高的达1.5亿元,最低的仅30万元。“担保行业准入无前置性审批,造成我市担保公司数量上盲目发展。” 记者还得知,在实施担保行为过程中,我市有许多担保公司实际上没有开展担保业务,严重干扰了我市担保业的开展,影响了整个南平担保业的声誉。 面对“一多三少”(担保机构多,注册资金少,担保贷款总量少,融资发挥作用少)的局面与担保机构运作不规范的现状,再加上南平金融部门对企业担保贷款的合作条件要求较高,银行审批手续较烦琐、贷款利率偏高等行为,都制约了我市担保机构业务开展,中小企业的担保融资还是非常困难。 专家建议 在发展中规范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要发展和规范我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就必须在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基础上,对其“在发展中规范”:建议工商部门在年检时对没有开设担保业务的担保公司予以整顿、依法取缔;参照国家发改委《关于征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意见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建议南平市新成立的担保公司注册资金应在1000万元以上。协作银行对担保公司的配套政策落实到位,给担保公司一个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条件。政府部门也要积极引导担保机构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尽快组建担保行业协会,建立健全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机制及联席会议制度等,力促这一新兴探索性行业逐渐走向成熟。 福建之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