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膑刑 |
释义 | 是中国古代截去膝盖骨使人不能行走的酷刑。因膑刑也是断足之刑,所以古代史籍中多有膑刑与刖刑统称的情况。实际上,二者尚有一定的区别。《说文》段注谓:“膑者废不能行,刖者尚可箸踊而行”。相传夏朝五刑,其一为膑。西周改为刖或剕。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因受庞涓所害,被处膑刑,故称孙膑。但从史籍记载和考古发现考察,中国古代断足之刑多采用斩足或斩趾的方法,较少施行膑刑。 |
随便看 |
|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